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由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1月3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来自国内七十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树林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高校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坚持发展和安全一体两翼双轮驱动,以高水平安全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为高质量服务国家安全战略贡献了师大智慧和力量。
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俊清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国家安全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因此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实现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充分交流思想,促进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融合,共同推动国家安全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主任、院长马宝成教授指出,公共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推动其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意义深远。要依循突发事件规律,切实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以底线思维应对潜在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构筑稳固公共安全大厦,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与国家稳健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陆军少将唐永胜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动荡,大国竞争激烈,地区冲突不断,科技发展也使战争形态巨变。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我国内部的伟大社会变革,同时也要使得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提升中国自身治理能力,并推动世界政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共同发展。国家安全学作为交叉学科,需多领域专家学者协同,使学科建设既彰显特色又服务总体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肖晞教授指出,国家安全学的时代性、战略性和交叉性是其生成逻辑的主要体现;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要立足于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国家安全学未来发展要瞄准学科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三个发力点;要将国家安全学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时代之学、战略之学和世界之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海波教授指出,中国自主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既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内部交互,亦涉及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协同创新。张海波教授提出了“统合安全”的概念,对于提升国家安全学理论深度广度,为国家长治久安筑牢知识根基、贡献学术智慧。
国际关系学院刘跃进教授指出,国家安全思想现代化是国家安全现代化的内容和前提,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要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的“全要素安全”。要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国家安全的各个环节,健全体制机制,以人民安全为核心完善体系,构建含要素、环境、风险、保障的“四面一体”架构,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九位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硕点已授权单位代表作了发言。广东财经大学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倪建平教授指出,政治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着力推动解决好维护政治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亚泽教授提出交叉学科下国家安全学的四种发展模式:在原有优势学科下进行国家安全学二级学科知识构建,多学科解决特定领域国家安全问题为导向的国家安全学,在一级学科下进行知识供给的国家安全学,以重大项目为导向多学科协同解决现实问题的广义国家安全学。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新水教授认为,保障首都安全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以维护首都政治安全为首要,以维护首都经济、社会、生态、生物安全为基础,以维护首都文化、科技、金融、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为核心,以维护首都其他领域的安全为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刘帮成教授指出,基于人才资源的战略认同,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阈反思我国人才工作,加快推进我国人才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筑牢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安全防线迫在眉睫。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润凡教授指出,数字时代国家认同的系统性风险及治理具有重要价值。数字空间认同分化、冲突和消解风险叠加,引发国家安全治理难题。数字空间“认知域战”的便捷化、穿透性和隐蔽化导致国家认同建设面临现实威胁。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郭沅鑫认为,在新疆开展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新疆工作总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专门人才及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大学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招生模式、建立实验室、战略合作、课程组和宣讲团等举措,推动学科发展。
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杨华锋教授基于历史视角反思国家安全治理的制度、技术和观念,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开展高水平国家安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彭庆军教授指出,边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应当以治理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戍边到治边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从模仿到创新实现治理体制现代化,从输血到造血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边城”到“治城”。
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张林教授认为,边疆国土安全教育的逻辑主线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把国土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能够激励大学生树立扎根边疆、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的坚定信念,推进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形成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共同志向。
当天下午,四个平行论坛围绕会议主题同步展开,专家学者们分别就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逻辑及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数智时代安全治理、文化安全与生态保护、跨境合作与边境管控等多维度多领域展开系统深入的研讨交流。
本次论坛从理论探讨到案例分析,从国际视野到本土实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交流,为推动国家安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安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方法。论坛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此次交流促进了思想碰撞、拓宽了思维视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注入了新的动力。(供稿: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