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家再拨两千万元推进文物信息化

2005-02-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日前向记者透露,在已经投入800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将再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继续推进“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这一文物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式

,是财政、文物部门提高执政能力的切实举措。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旨在以数字化手段调查、完善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文物资料,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重要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状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和经费投入力度,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该项目由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从2001年9月启动至2004年8月,首批试点的山西、河南、甘肃、辽宁四省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我国文物众多,而长期以来文物档案工作滞后,使不少地方文物的实际数量成了一个未知数。这不仅为文物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摸清“家底”。试点的4个省为省内馆藏的所有150余万件珍贵文物都建立了翔实的数字档案,这个档案如同文物的身份证,任何一点变更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留下变更前后的永久记录。谁想要浑水摸鱼偷走一件文物或同时销毁其档案,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国家和省两级文物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实现文物数据动态管理。在安全保密的基础上,北京的国家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省级数据中心的文物信息。文物每一次出入库房、调拨情况、受损情况等,都可以在网上实时监控。工作人员向记者举例说,假设某省的一件青铜器出现有害锈,需要调拨专款维修保护,国家管理部门就可以连接该省的数据中心,直接看到锈蚀的程度,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巩固原有的4省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向东、中、西部推广,计划再新增几个试点。随着项目逐步在全国铺开,预计在2010年前完成全国馆藏文物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形成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应用软件体系,建立国家文物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级文物数据分中心、省内中心城市和重点文博单位节点的多级网络连接,实现全国珍贵文物的动态管理。

据专家介绍,如此大规模的文物信息化工程,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世界其他国家也未曾做过,因而是开创性的。正如王家新副司长所说 “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详细报道见3版《光明视点:让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