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07-12-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拿破仑举行加冕礼的油画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哲学发展阶段,可以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阶

段是导源期。这个阶段提出了好多问题:人类责任、人类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都提出来了。导源时期哲学家们对人和天(包括人对自然)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哲学家说天是不可抗拒的,是最高的命令者;也有的哲学家说人可以胜天。还有人性问题的争论,有的说人性善,有的说人性恶。这些争论都没有确切的结论,但是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代表人物就是孔、孟、老、庄,孔孟算一个大的流派,老庄算又一个大的流派。孔孟更多是从政治和统治阶层方面考论问题,怎么样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老庄注重自然,主张政府少干涉个人,希望个人的思想、行动自由多一些。后来有很多“家”,基本上从这两个主流派生出来的。我有文章讲过,孔孟是代表从政府管理者的立场观察世界,提出方案;老庄从劳动者的角度考虑,怎么样能过得自由一点,不受到政府过多的干涉。后来孔孟代表在朝的方面多一些,老庄代表在野方面多一些。过去中国的知识分子,同样一个人在朝的时候就讲孔孟,被贬官到了外地或者不当官退休了就讲老庄,同时具有这两种思想,像苏东坡、白居易,也在过朝、也在过野。他们既崇孔孟,也崇老庄。

进一步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哲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奠基期。奠基期是从秦汉开始的,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分立,诸侯国家很多,武王伐纣的时候有800多个国家参加,到了春秋只有几十个国家,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七个大国,国家之间最后兼并成一个国家――秦。秦朝统治时间很短,继起的汉朝继起,统治时间长一些。

这个时期中国成为了多民族统一大国,这是顺应时代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因为在战国时期,没有一年不打仗,老百姓不得安宁,战胜的也有损失,战败的损失更大。当时百家争鸣,许多学派提出不同主张。归纳一下这些不同的主张,他们都关心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治天下。当时的天下不是指现在的世界,是指国家,如何把国家治好、管理好。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庄,他们都是在讲自己治理天下的主张,有一些主张强硬一点,有一些主张缓和一点,不过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统一,诸子百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趋势。

统一以后对哲学有新的要求。秦汉统一非同寻常,因为国土面积太大了,南方从长江流域延伸到珠江领域,北方是黄河领域,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实行有效管理,怎么把它管好?汉武帝征求把国家治理好的方法,其中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应运而生。这种学说认为天跟人是一个整体,人自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天上(自然)有的,在人身上也有所体现――人的眼睛代表日月,血脉代表江河,毛发代表草木森林,与天人是相配的。因此人做好事上天会有所反映,人做坏事上天会有所告诫。即使是皇帝,施行的政策好,上天就会有祥瑞,施政不好,上天就有灾难。当时也通过这一学说对统治者的作为有所制约。

阴阳五行是基于天人感应说法的一套框架。金木水火土,有互相克制的作用,也有互相辅助的作用。金克木,这是从生活经验提炼出来的,金属的刀子可以砍木头,水可以克火,火可以克金;反过来木可以生火,火可以生土,土可以生木。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作为一个框架,可以推广解释其他现象。比如说中医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解决治病的问题,人的脾胃属土,肝属木,肾属水等等。还有朝代的更替也是用五行来说明的。秦朝五行占水,接下来的汉朝就把自己作为土的象征,土可以克水,水来土掩吗。而且颜色也不一样,秦朝上朝以黑色为尊贵,汉朝则以黄色为尊贵。这个体系从汉朝一直到后来很长的时间解释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给现实提供一个框架或说明。今天看来这种说明很粗糙,也不科学,可是在当时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够解答问题,成为一个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被董仲舒建立以后,长期影响着社会,这是现实社会的产物,当时的现实社会需要这么一个哲学,这个哲学可以解答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这是第二个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成熟时期。中国统一以后,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了,战国时期的弊端没有了,生产可以稳定了,像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河如果发生灾难,可以全国统一治理,外来的侵略可以全国组织力量抵抗。像长城,可以动用全国的力量兴建,这样物质建设、精神建设都取得了跨越。从汉朝开始,国家开始兴办学校,还开辟了丝绸之路,对外交流使人们眼界扩大了。但是从秦汉到宋朝,威胁统治的问题不是出自下层的老百姓,而是出自上层统治者之间,不断发生宫廷政变,这时还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统治制度和体系。从宋朝开始,哲学需要进一步为巩固中央政权服务,所以对人类社会的地位、国家的职能考虑得更多、更周到。比如说《四书》、《五经》中,《四书》比《五经》的内容浓缩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加起来不到3万字。这就说明我们的哲学慢慢自《五经》集中到《四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