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巨人的珍贵遗产

2008-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孙善根 张芝萍 我有话说

1984年8月,北戴河。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先生心情激动。邓小平在听取关于沿海开放城市情况汇报时作出了重要指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亲耳聆听邓小平的重要谈话,让包玉刚又一次感受到宁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一次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竟如此看重“宁波帮”!这位

喝着甬江水长大的世界“船王”十分感慨。一个月后,“船王”踏上了家乡的故土,“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1984年12月20日,人民大会堂。包玉刚对邓小平说:“宁波比香港大10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大学,宁波500万人口,没有一所大学。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

“我赞成。”邓小平高兴地说。他还答应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不久,他又交待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要督促有关方面把这件事办好。原国家教委迅速协调,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原杭州大学5所高校对口援建宁波大学相关学系。

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在甬江之滨举行奠基典礼。船王催生了宁大,掀开了宁波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宁波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由此结束。

一颗感恩的心

且不提包玉刚为了家乡的建设,是如何曾在各种场合表示他愿做“宁波大使”;也无须说为了宁波更好更快地发展,他多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言,呼吁提高宁波城市地位,以便让这个古老的港口城市尽快恢复青春活力,轻装上阵。船王对宁波的开放开发可谓功不可没。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必然重视教育,否则只能是政客;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必然致力于智力投资,否则他只能成为过往浮云的失败者。”

包玉刚不是政治家,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伟大企业家。1973年美国《财富》杂志称他为“海上统治者”。1976年,美国《新闻周刊》称他为“海上之王”。

令人敬仰的是:面对故乡的感激之情,这位不居政界,当时却能在商海和政界同时叱咤风云的海上之王却是那样的谦卑。他说,大恩不言谢!而他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更何况,他回报家乡太迟,太少了……先生心存感恩!先生的心灵深处,“感恩”二字永远有着神圣的位置。

船王早年就读于家乡由“五金大王”叶澄衷捐资创办的庄市叶氏中兴学堂,家乡乡贤捐资兴学的事迹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五金大王”关于“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办学理念更给他以重大影响。正是受这理念的影响,包玉刚于1966年创办环球航海学校,这在香港乃至国际航运界都是史无前例的。该校为包氏航运集团培养了1700多名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为船王问鼎国际航运业的中坚力量。他曾总结自己的公司获致成功的两大真正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取得信用贷款和够资格的人才。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早年所受的教育,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包玉刚无疑在中兴受到了良好教育,从而为其后来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半个世纪过去了,他还依然感恩于当年的中兴学堂,感恩于丁伯荣、支家英等一群好老师。

少小离家老大回。当包玉刚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载的老家镇海庄市钟包村。面对一位村妇塞到他手里的几只热鸡蛋,这位叱咤风云的世界船王,禁不住热泪盈眶。

当船王和同甘共苦40多年的爱妻黄秀英女士携家人来到镇海钟山祭祖,看到新修建的祖坟,新修的路,想到政府把他家祖坟迁至这么一个地势开阔、风水极好的地方,人生什么际遇都经历过的包玉刚,这一刻也不禁感动万分……

家乡宁波还送给他另一份惊喜:中国第一书房“天一阁”,给包玉刚递上刚刚查出的包氏家谱,让他知道,自己竟然是在中国传颂了上千年的包公第29代孙。船王激动不已,一种开发宁波、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船王出手了!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百废待兴,最需要支持之际,感恩的船王率先回到祖国,以父亲的名义在北京捐建兆龙饭店,在上海交通大学捐建兆龙图书馆,为家乡捐建兆龙学校,如今他给家乡更大的惊喜――捐建宁波大学。

宁波古称“义乡”。兴起于宁波一带的浙东学术,提倡“知善自恶,是谓良知,为善去恶,是谓格物”(宁波人王阳明《致良知》)。感恩的船王,不但给故乡宁波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同时也给宁大人留下了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

包玉刚先生突然去世后,海外对宁波大学的捐资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为了帮助宁大稳定教师队伍,船王4个女儿于1992年向学校捐赠5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教金”时,宁大全体教师表示:暂时放弃提高自己的福利,先从这500万元“奖教金”中挤出380万用于建设5号教学楼……

这也是一种感恩!宁大人深知只有把宁波大学早日建成、办好,才是对船王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今日宁波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