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巨人的珍贵遗产

2008-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孙善根 张芝萍 我有话说

其后“宁波帮”人士支持宁大的热情持续高涨,至今共有60余位海内外“宁波帮”人士为学校捐建了近40项校舍建设项目,捐设了30余项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类教育基金、教师奖励基金、学生奖助学金等,还捐赠了其它图书设备等。并且宁波帮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已从一个家族扩大到众多宁波帮人士,由

第一代延伸到第二代、第三代。“宁波帮”对宁大的支持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环境,他们的赤子之情也大大振奋了宁大人办好宁大的信心和决心。

在这感天动地,众人托起新学府的过程中,包氏家族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对宁波大学的发展,续写了包氏家族与宁大关系的新篇章。

船王胞兄包玉书先生对胞弟创办宁波大学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多年来,宁大已成为老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情结。他说:“先弟生前高瞻远瞩,倡导以助学来培养人才,以兴教来振兴家乡,率先捐资创办宁波大学。作为宁波人,我也诚盼着能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多做点事、多尽点力。”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生活上一贯节俭的包玉书频频出手支持宁波大学建设。1998年,包玉书与侄女包陪庆女士商定,共同捐资420万元人民币助建宁波大学包氏4号教学楼。2001年,他与胞妹包素菊、包丽泰女士一起捐赠100万美元助建宁波大学龙赛理科楼。2002年,他又出巨款2200万元人民币,助建包玉书科学楼。次年10月该楼建成后,与已经建成的包氏教学楼群交相辉映,一起成为宁波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包玉刚先生长女包陪庆,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球教育集团主席,香港环球轮船有限公司董事、世联投资公司主席、浙江省爱乡楷模、宁波市荣誉市民、宁波大学发展促进委员会执行主任,此次又被宁波大学聘为荣誉校长,是一位活跃在香港商界的女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1991年船王突然病逝后,包陪庆毅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坚强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并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她对父亲创办的宁波大学更是关爱有加。1994年,包陪庆与三个妹妹一起捐资助建了宁波大学5号教学楼。1998年,她与伯父包玉书一起捐资助建宁波大学4号教学楼。

2006年,包陪庆支持宁大设立宁波大学发展促进委员会,并担任执行主任。作为一个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知识女性,包陪庆对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说:“教育不单单传授给青年人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独立思考和办事的能力。”为此,在支持宁大发展过程中,她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早在1995年,为加快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包陪庆在著名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用于宁大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并居间促成两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2007年初,宁波大学发展的关键时刻,包陪庆出资1000万元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一起设立总数3500万元的“包玉刚讲座教授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宁波大学各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引进或聘请国内外著名教授,拓展重点学科的研究领域,促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报。基金运作一年来,先后有海内外著名学者加盟宁大,有力地推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个孜孜追求的高远目标

四明山高,甬江水长。宁波大学,宁大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以包氏家族为代表的海内外宁波帮对他们的恩惠和鼎力相助。

宁大人永远记住:1985年10月,包玉刚先生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提出的宁波大学的办学目标:“把宁波大学建成一所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大学。”1986年11月26日开学典礼上,他说的话:“要把宁波大学办成一所完整和先进的学府,跻身于全国和国际名校之列。”

宁大人永远珍视1990年包玉刚先生为宁波大学体育中心的题词――“持恒健身,勤俭建业”。这是包玉刚先生人生的总结,更是他对全校师生的期盼和嘱托。

宁大人永远不忘:1987年10月3日,包玉刚先生来宁大看望学校师生,当学生记者问他把宁波大学办成国际一流的大学有没有可能时,包先生非常自信地说:“为什么不可能?一切事在人为。”他的话激励了宁波大学几届校领导在困难中不断努力和追求。

这是一个多么高远的目标!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自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