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孕一方文化”。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认为,从本质上说,闽都文化是一支兼具内陆性与海洋性特质的复合型、综合性的地域文化,由此决定了福州人的人文性格是以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具的双重性为特征。这主要是由闽都特定的“负陆面海”、“山海兼备”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
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还提出,区域文化研究开发的主题应该是探索、提炼、拓展区域精神,以在更深层次上继承和弘扬城市精神。他们认为,闽都文化内含一种和合儒雅的精神气质、一种崇礼重教的文化传统、一种稳健谨慎的生活态度、一种经世务实的价值观念,从而锻铸了包容和合、稳健谨慎、爱国自强、经世务实的闽都精神。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薛菁教授与陈永正研究员联名撰写的论文《闽都文化的基本特质与精神》在《光明日报》发表,在社会各界引起积极反响,先后被《新华文摘》、《福州日报》全文转摘,并得到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两千多年的沉淀和锤炼,福州人民创造了多元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福州民俗文化的写照。为研究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在闽江学院成立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近年来,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不负众望,对福州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阶段划分、民俗形式进行了多层面、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学者们认为,经历2200多年的历史发展,福州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福州三面环山,东面临海,境内山岭耸立,丘陵起伏,平原面积狭小,因此,向海外拓展成为福州的传统,也成为福州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福州偏处东南一隅,每每中原战乱,便有大量中原居民南迁。南迁入闽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艺和文化习俗,既促进了福州地区经济开发与发展,也促进了中原文化与福州本土的闽越文化互相融合,大大丰富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元明清时期,福州民俗文化融会了外来的中亚、欧洲以及东南亚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到了近代,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为响应这一号召,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又开展了闽台民俗研究。经过细致的考察,专家们发现,台湾的诸多民俗,源自福建、源自福州。在民风习俗上,闽台两地无论民间信仰还是仪礼节俗均无二致,二者文化渊源至深。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梳理。
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的诸多专家学者分工合作,在福州民俗研究和闽台民俗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由闽江学院副院长赵麟斌主编的《闽台民俗散论》和《闽台民俗新论》相继由海洋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州市市长郑松岩亲自作序并称赞专家们的成果“对进一步弘扬闽都文化,增进闽台、榕台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系韩琴主任一语中的地表示:“好的社会经济文化服务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也是我们的责任。”
闽江学院历史系不但为福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教育普及、历史名城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出计献策,开展相关学术研讨,同时着力培养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人才,在历史系广大师生中营造闽都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氛围。他们开设“闽都历史文化专题研究”课程,聘请著名专家开设学术讲座;学生毕业论文均以闽都历史文化为选题;对教师的年度科研奖励向闽都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倾斜。
今年底,该研究中心还将召开大型学术研讨会“闽都文化与中西文化”。届时,研讨会将云集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深度上、广度上推进闽都历史文化研究。
打造海西服饰文化深厚底蕴
纺织服装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加工业,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福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万余家,晋江、石狮一带的服装行业已形成区域优势品牌。作为一个以纺织服装为重要产业的大省、以纺织服装业为支柱产业的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市场却比较落后,专业纺织院校比较少,起点不高,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的不足直接造成产品产值比重明显不高,使产品竞争力缺乏后劲。
面对人才的极度匮乏而又没有高等人才培养院校的局面,闽江学院在2003年成立了服装与艺术工程系,所设立的纺织、服装专业顺应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急需。目前,服装与艺术工程系是福建唯一一所同时设有纺织、服装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服装学科博导、教授,拥有省内服装学科最完善的教学和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