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理论硬核和解释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深入探索马克
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
●回答:以人的当代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对世界的当代关系是怎样的?以当代科学为中介的人的当代世界图景是怎样的?以人的当代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怎样的?
●探索21世纪的科学精神和新技术革命及其所引发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确立发展的标准,并依据发展的标准而确认实践中的价值排序和行为选择。
●对发展进行哲学反思,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反思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理念实现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并把这种“学养”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追求。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都必须回答自己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都必须把自己时代的迫切问题作为哲学思想的聚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是“同自己时代的现实接触并相互作用”的哲学。把人民所关切的时代性问题升华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课题。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是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所承担的时代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我国学者提出的“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就是把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项重大的时代性课题,不断深入地探索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去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从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沿着“独立的哲学”的逻辑追寻“世界何以可能”,而是以承担“创建新世界”的使命去追寻“解放何以可能”。发现历史规律和实现人类解放,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使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就不仅会模糊和冲淡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而且会把追寻“解放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原为追究“世界何以可能”的旧哲学。从理论硬核或解释原则上看,马克思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从消极的“直观”关系和抽象的“能动”关系革命性地理解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中所构成的“历史”的关系。离开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理解,就不仅会模糊和冲淡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根本性的解释原则,而且同样会把追寻“解放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原为追究“世界何以可能”的旧哲学。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看,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并不是简单地“把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而是把黑格尔的思想的内涵逻辑变革为马克思的以“现实的历史”为内容的内涵逻辑,并集中地表现为列宁所说的作为“大写的逻辑”的《资本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理论硬核和解释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深入探索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基础性的重大课题。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首先是构建反映和表达、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世界潮流和创新实践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只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不只是承认“绝对运动”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冲破偏见、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不只是承认“能动反映”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创新实践、变革世界的世界观。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首先应当是关于现实世界和当今时代的“世界”之“观”和“时代”之“观”。它既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又为人们评价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观念和意义框架,还为人们改变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理想图景和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的解释原则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世界图景是历史性变革的,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自我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因此,建构具有时代性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必须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以人的当代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对世界的当代关系是怎样的?以当代科学为中介的人的当代世界图景是怎样的?以人的当代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怎样的?这是时代向哲学提出的世界观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
三
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为该时代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大的时代性课题,是探索21世纪的科学精神和新技术革命及其所引发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总结和概括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史的基础上,恩格斯提出,“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4页)。诉诸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是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在近代重新开启的时代;17世纪是近代实验科学兴起、科学理性逐渐扩展和深化的时代;18世纪是逐渐盛行的崇尚理性力量的时代;19世纪是恩格斯所说的由“搜集材料”的科学转向“整理材料”的科学,也就是建立各门科学的概念发展体系的时代;20世纪则是在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体化的背景下,科学迅猛发展和自我反思的时代。当代科学深刻地变革了以素朴实在论为基础的直观反映论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以机械决定论为内容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以抽象实体论为标志的本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当代的科学精神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也意味着由这种科学精神所表征的时代精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的科学精神,更明显地具有真正的激励批判与创造的精神,更明显地具有真正地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人所理解的世界的历史意识。我们应当以当代的科学精神变革我们的思维方式,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时代内涵。
四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时代性课题。
在哲学层面上研究“发展”,首先应当关切的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基于对“发展”的评价标准而构成的在实践中作出顺序性选择与安排的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人类历史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片面性”是它的“发展形式”,即历史总是以某种“退步”的形式而实现自身的“进步”。历史过程中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任何“正面效应”都会伴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任何“整体利益”的实现都意味着某些“局部利益”的牺牲,任何“长远利益”的追求都意味着某些“暂时利益”的舍弃,由此便造成了反观历史的“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矛盾。历史的“大尺度”,就是以人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反观历史的尺度;与此相对应,历史的“小尺度”,则是以人的“非根本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规范人的历史活动的尺度。“发展观”蕴含着一对根本性的矛盾,这就是发展的“标准”与“选择”问题。“以人为本”和“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它为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为发展中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这个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是巨大的。对人来说,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判断,而是某种目的、理想、价值的实现。确立发展的标准,并依据发展的标准而确认实践中的价值排序和行为选择,具有不容回避和不可忽视的巨大的实践意义,并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