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章太炎先生学脉在山西的传承

2010-04-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文化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这一学派的一种精神风采,这在姚奠中先生身上表现的十分突出。章太炎先生本名学乘,字枚叔。因为仰慕明末大儒顾炎武之为人行事,才改名绛号太炎的。顾炎武有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是一种宏大的精神与理想。太炎先生继承了顾炎武的这种精神与理想,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

、为民族的永存努力一生,最后在倡导国学的呼号声中走完了他的人生里程。姚奠中先生继承了太炎先生的这种精神与理想,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把“明道”、“救世”的思想种子撒向了天南地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着教育救国的理念,辗转于安徽、贵州、云南等地。曾在安徽泗县柏浦创办“?汉国学讲习班”,自制“教条”,要求学生“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在国学的讲述中,坚持着一种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也对前途充满信心、希望,要求学生积极向上。在“文革”受压期间,他住牛棚,烧锅炉,但也是满怀热情的去烧,要做到最好,而且写了下“革命前途曲又弯,哪能轻易便悲观”、“种田是要辨禾草,难道草多不种田”这样乐观、豪迈的诗句。他不像一般学者那样,去努力攻克所谓的学术难题,而是把学问变成了人生修养的一门课程,变成了观察、认识、分析现实的一种眼光与智慧。对于一般学者所看重的著述,姚先生几乎不与留意,即如清儒李容所说:“著述一事,大抵古圣贤不得已而后作,非以立名也。”他关注的是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为推进社会的进步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他后来的政治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这也反映了他用世的愿望。他一再地教导弟子们,一定要联系现实,要把承传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不能只为谋生而从事学术。

说实在,在当代的价值评估中,像姚奠中先生这样的学者几乎是被排斥的。因为在高校的价值评估中,著作、论文、项目、获奖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单位要定期考核你发表了几篇国家级文章,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获得了多少项目经费,国家项目有多少等等。这样有利于学校排名。因此“著作等身”成了当代学者的理想追求。而姚奠中先生却以“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作为追求,至于成果只是学有所得而已。他把自己170万字的文集命名为《姚奠中讲习文集》,就很明确的表示,他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教学中,他是为了教学、培养人才做研究的。

尽管姚奠中先生不是“著作等身”,但他却是当之无愧的大儒。这大主要表现在学问的博大上。从他的《讲习文集》中即可以看出,他融通文史,不拘一隅,诗书画印,无一不精。30年前山西大学一位副校长曾在大会上说:“姚奠中学问很深,是老师的老师。”确实,在山西大学半个世纪来,他不只是教学生,而且也教老师。中青年教师执经问难,他往往举重若轻,解惑如汤水释冰,老师们都视若为神。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其学问如大海浩浩洋洋,不知其深几何、广几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大学留校的青年老师往往要到其他名牌学校、跟从名师进修一段时间。他们返校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是姚先生厉害。”他不为空论,不为大论,不为高深之论,而是应时而发,要言不繁。他的书法苍劲、沉雄、大气,篆刻与诗画中,也渗透着深厚的学识。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赠姚先生的诗中说:“学入余杭室,文空冀北穷。诗风追八代,笔阵扫千军。”高度赞扬了他的学识、诗文与书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教授王元军先生说他看了姚先生书画作品后的感受是“震惊”和“冲击”。他说:“他的作品比较彻底的将中国文化展现出来,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辩证关系,具有很高的境界。”他的弟子刘毓庆在为他祝寿时写过一首诗,说:“胸中丘壑藏风雨,笔下龙蛇惊鬼神。德寿文章诗画印,当今天下几人伦?”确实像如此的修为,在当代难寻其偶。因为他是将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教育家、寿星集于一身的。姚先生在诸多方面的成就,所体现出的乃是中国传统学者追求的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这种境界与人格,使得他的行为与众不同,他用宽容、仁厚与温情对待身边的人与事,使人们感到如在春风中,心灵园地为之而绿,并充满生机。同时,这种境界与人格代表了一种文化指向,也代表了人类健康的精神走向。因而它产生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人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光明与无限乐趣,并使之摆脱低级趣味的生活情趣,而向往高雅的殿堂。这或许就是《礼记・学记》所说的君子“化民易俗”吧。

12345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